“这茬葡萄长得真好,颗颗饱满得像玛瑙!不过大棚得抓紧翻修,还好聊城农商银行的贷款及时到位,不然真要耽误农时了。”近日,在聊城市许营镇的葡萄种植基地里,种植户付茂连望着挂满枝头的葡萄,难掩喜悦之情。他身后的十几个葡萄大棚里,翠绿的藤蔓间垂挂着串串果实,在阳光下泛着光泽,而一场关于金融服务的“及时雨”,正为这片丰收景象筑牢根基。
付大哥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葡萄种植户,他培育的葡萄品种因甜度高、口感好,不仅畅销本地市场,还远销周边城市。然而今年入春以来,频繁的极端天气让大棚支架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,加上农资价格上涨,原本计划的大棚修缮工程一度因资金短缺陷入停滞。“看着葡萄一天天长大,可棚顶的塑料布破了洞,钢架也有锈蚀路易泽,要是赶在雨季前修不好,这一茬收成就全完了。”回忆起当时的焦灼,付大哥仍心有余悸。那段时间,他白天在棚里查看葡萄长势,晚上却为资金问题辗转难眠,直到聊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“走田间、进农户”的日常走访中发现了他的困境。
“我们在走访时注意到付大哥家的大棚有修缮痕迹,但进度明显滞后,一聊天才知道他遇到了资金难题。”参与对接的聊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介绍,了解情况后,他们立即启动了“惠农绿色通道”,当天就带着贷款申请材料来到种植基地。核算农资投入成本、评估销售渠道稳定性……工作人员用专业的评估流程,为付大哥匹配了水城快贷方案。“这个产品不需要抵押,仅凭信用就能申请,而且利率比普通贷款低,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一天时间。”更让付大哥惊喜的是,贷款审批通过后,他全程只需在手机银行上简单操作,资金就实时到账,彻底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如今,付大哥家的大棚翻修工程已接近尾声,新更换的钢架结构更加稳固,防雹网和透光膜也全部铺设完毕。而在藤蔓之间,即将进入膨大期的葡萄正吸收着养分,预计再过两个月就能批量上市。“有了这笔资金,今年亩产至少能提高15%,按照当前市场价,增收十多万元不成问题。”抚摸着即将成熟的果实,付大哥的语气里满是欣喜。
付大哥的经历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聊城农商银行始终将服务“三农”作为核心使命,通过开展“大走访、大服务、大提升”专项行动,组织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,建立起覆盖各乡镇的金融服务网络。针对农业生产“季节性强、用资急”的特点,该行创新推出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的信贷模式——线下团队实地调研摸需求,线上系统实现快速审批放款,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资金支持。截至6月末,该行发放水城快贷达6550户,余额10.66亿元。
山东省银行业协会
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路易泽
查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